每週市場焦點 | 2022 年 7 月 1 日

50年來最差開局

標準普爾 500 在上週上漲 7% 之後,本週隨即下跌 2%。自 1970 年代以來,上半年美國股市的表現是1970年代以來最差。即使是多元化平衡投資組合(包括股票和債券)的也承受帳面損失。最初被認為不受宏觀經濟變化影響的資產並沒有發揮避難所的作用,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下跌了 50% 以上。

憂慮的焦點由通脹轉向增長

正如我們上週提及,最新的消費者通脹預期低於預期。更可靠的通脹預期指標是未來五年的五年期平衡通脹率,它反映了五年內五年的平均通脹率,亦是美聯儲的密切關注點。該指標現已降至疫情大流行前水平之下,其靠近美聯儲 2% 的長期目標通脹率。

美聯儲仍要全力對抗通脹

鮑威爾本週與各國央行行長在葡萄牙會面時表示,放緩經濟增長並讓供應端慢慢跟上是「必要的調整」。

我們已經看到經濟放緩的跡象。金融市場信息提供商 IHS Markit 估計,2022 年第二季度美國 GDP 將增長 0.1%,低於先前預測的 2.4%。有其他預測者表示,經濟增長甚至有可能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負值,即是要出現非官方定義上的衰退。

國家經濟研究局對於衰退的定義則有所不同,即「經濟活動的顯著下降,並蔓延至整個經濟體及持續數月以上」,它們在決定擴張和收縮何時開始和結束的議題上相對更具權威。

目前,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都依照這個定義來檢視美國經濟,並同意美國還沒有陷入衰退。然而,有更多人認為明年可能會出現衰退,因為美聯儲有點過於用力地減慢經濟活動和控制通脹。

中國政府給香港的禮物

中港 ETF 通於 2022 年 7 月 4 日開始;是繼港股通後的產品互通拓展的第一步,債券產品的掉期通將會是下一個。在 ETF 通下,北向投資者現在可以交易 83 個 ETF,包括板股指數 ETF 和主題 ETF。最熱門主題包括可再生能源、新能源汽車和半導體。

習主席抵港慶祝香港回歸25週年,並為參加新一屆政府的就職典禮。他的講話提及了對香港獨特地位的肯定。香港新政府的使命是保持繁榮穩定;並繼續維護「一國兩制」。恆指本週收市上漲 0.65%。香港投資者亦期待更加寬鬆大灣區的旅遊氣泡計劃。

MSCI 中國本週下跌 1%。相比之下,內地 A 股表現不錯。除了科技版塊的寵兒外,休閒消費版塊也表現出色,因為中國將強制性兩週酒店隔離期減半。

事實上,中國股市正在接近牛市。滬深 300 指數似乎已經鎖定了五週的漲幅,由 4 月份的低位上漲了接近 20%。上證綜合指數連續 6 週上升。相比起其他正在努力應對通脹主要經濟體,中國目前的通脹率為 2%,為實現 5.5% 的 GDP 增長目標留下了很大的政策空間。

中國政府對活豬肉持謹慎態度,價格從 4 月至上週上漲了約 40% ,達到每公斤 16.7 元。發改委已呼籲召開行業會議,以檢查價格是否被操縱並增加養殖數量。在一籃子食品中,豬肉是最重要的一項,權重約為 13%,約佔 CPI 總量的 2.5%。

市場數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