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香港股市顯著復甦,「北水」對港股上市的科技股展現濃厚興趣,尤以恒生科技指數ETF各錄得明顯資金流入。目前港股市場有6隻恒生科技指數ETF供投資者選擇,本文詳細介紹科指成份股及各款ETF的特點,並列出相關的反向及槓桿科指ETF產品,助科技股投資者因應市況波動作相應部署。
科指ETF投資什麼?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及權重

恒生科技指數(HSTECH)在2020年7月推出,由30間最⼤的香港上市科技企業組成,旨在代表在香港上市的科技板塊龍頭企業。
恒指公司規定,上市公司需滿足一系列規定才有資格成為科指成分股:
- 首先,公司必須在香港上市(不包括第二上市的外國公司),且其業務需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,包括雲端運算、數碼化、電子商務、金融科技、互聯網(含移動通訊)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
- 其次,這些公司在行業分類上需屬於工業、非必需性消費、醫療保健、金融或資訊科技等特定行業
- 最後,公司還必須具備創新性,例如利用科技平台營運、投入大量研發(比例 >= 5%)或展現出強勁的收入增長(年度收入同比增長 >= 10%)
恒生科技指數的成分股數量固定為30隻,但其組成並非一成不變,恒指公司會按季作出調整,納入與剔除成分股,並重新調整各成分股的權重。指數的編制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法,這意味著市值越大的公司,其在指數中的權重也越高,但為了避免單一股票過度主導指數,恒指公司設定了8%的個股權重上限,使得投資者透過追蹤恒生科技指數ETF能夠更廣泛地投資於多元化的科技公司,而不僅僅是少數幾家超大型企業。
恒生科技指數成分股及比重(數據截至2025年7月31日)
- 騰訊控股 (0700): 8.32%
- 網易 – S (9999): 7.91%
- 阿里巴巴 – W (9988): 7.76%
- 小米集團 – W (1810): 7.63%
- 快手 – W (1024): 7.01%
- 中芯國際 (0981): 6.93%
- 美團 – W (3690): 6.80%
- 比亞迪股份 (1211): 6.60%
- 京東集團 – SW (9618): 6.49%
- 理想汽車 – W (2015): 4.36%
- 攜程集團 – S (9961): 4.06%
- 小鵬汽車 – W (9868): 3.50%
- 百度集團 – SW (9888): 3.25%
- 聯想集團 (0992): 2.46%
- 海爾智家 (6690): 1.81%
- 京東健康 (6618): 1.70%
- 金蝶國際 (0268): 1.67%
- 嗶哩嗶哩 – W (9626): 1.59%
- 舜宇光學科技 (2382): 1.57%
- 美的集團 (0300): 1.42%
- 商湯 – W (0020): 1.34%
- 金山軟件 (3888): 1.01%
- 阿里健康 (0241): 0.95%
- 華虹半導體 (1347): 0.89%
- 同程旅行 (0780): 0.83%
- 比亞迪電子 (0285): 0.78%
- ASMPT (0522): 0.67%
- 蔚來 – SW (9866): 0.36%
- 地平線機器人 – W (9660): 0.25%
- 騰訊音樂 – SW (1698): 0.09%
香港市場6隻恒生科技ETF產品比較

自恒生科技指數於2020年推出,吸引許多知名資產管理公司在各個證券市場發行追蹤恒生科指的ETF產品。在香港股票市場,恒生科技ETF包括:
- Global X 恒生科技ETF(2837):未來資產環球投資 (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) 旗下的子公司Global X發行
- 恒生科技ETF(3032): 由恒生投資管理發行,而恒生投資與制訂科指的恒指均隸屬於恒生銀行(011)
-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(3033): 由南方東英資產管理發行
- iShare安碩恒生科技指數ETF(3067):貝萊德(BlackRock)旗下的 iShares 安碩發行
- 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(3088): 由華夏基金(香港)發行
- 招商恒生科技指數ETF(3423): 由招商證券資產管理(香港)發行
交易所代號 | ETF名稱 | 發行商 | 發行時間 | 總資產淨值 | 9月5日成交金額 | 費用 |
3033 |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 | 南方東英資產管理 | 2020/08 | 631億港元 | 63.14億 | 全年經常性開支比率:1.04% |
3067 | iShares安碩恒生科技ETF | 貝萊德(BlackRock)旗下 iShares | 2020/09 | 262億港元 | 1.71億 | 管理費: 0.25% |
3032 | 恒生科技ETF | 恒生投資管理 | 2020/09 | 60億港元 | 1.71億 | 全年經常性開支比率:0.67% |
3088 | 華夏恒生科技指數ETF | 華夏基金(香港) | 2020/09 | 17億元 | 827萬 | 總開支比率:0.58% |
2837 | Global X 恒生科技ETF |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(Mirae Asset) | 2023/03 | 15億元 | 144萬 | 一年內持續收費:0.46% |
3423 | 招商恒生科技指數ETF | 招商證券資產管理(香港) | 2025/03 | 6億元 | 24.26萬 | 管理費:0.70% |
資料來源:各ETF官方網站、AASTOCK、MoneyDJ|資料更新於2025年9月5日
投資者在衡量哪一隻ETF時通常會循資產管理規模、費用、流動性、派息政策等幾方面著手。以下恒生科技指數ETF比較表格顯示,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(3033)以其巨大的資產管理規模(超過$630億港元)和高日成交額,在流動性方面佔據領先地位。換言之,該恒生科技指數ETF明顯迎合追求高流動性、頻繁交易的投資者需要。
至於iShares安碩恒生科技ETF(3067)則以最低的管理收費脫穎而出,對有意長期持有的投資者具明顯吸引力。不過在評估ETF時,投資者應明確區分「管理費」與「總開支比率」,部分產品的網站可能只提及「管理費」,但「總開支比率」(或稱「全年經常性開支」)是一個更為全面的ETF開支指標,因為後者涵蓋了基金運營的所有費用,如經理費、受託人費用、行政開支等。
另外,由於恒生科指屬於捕捉中國高科技行業機遇的指數,成分股派息率相對較低,連帶恒生科技指數ETF也不是每一隻都有定期派息的政策,除了iShares安碩恒生科技ETF(3067)以外,Global X 恒生科技指數ETF(2837) 同樣每半年派息一次,相對其他同類產品屬較高頻率。不過,派息與否和金額最終均由基金經理酌情決定。
槓桿、反向及相關恒生科技指數ETF產品

目前在香港交易所上市、專門追蹤恒生科技指數的反向ETF只有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每日反向(-2x)產品(7552),提供與恒生科技指數單日表現相反2倍的回報。舉例來說,如果恒生科技指數在某個交易日下跌了3%,理論上7552的淨值會上漲約6%。
至於槓桿做多(看漲)恒生科技指數的ETF亦是有1隻,為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每日槓桿(2x)產品(7226)。如果恒生科技指數某個交易日上漲3%,理論上這隻ETF的淨值會上漲約6%。
7552與7226同樣是一個為短線交易恒生科技指數而設的工具,因為兩者每日重新平衡的機制,在市場橫盤震盪或反覆升跌的情況下,長期持有會產生複利效應損耗 (compounding decay),意味住持有的長期表現可能會嚴重偏離指數同期的2倍回報,所以不應視為長線投資工具。
另外香港市場尚有Global X 恒生科技備兌認購期權主動型ETF(3417)是以恒生科技指數作為基礎資產。
更多ETF相關投資資訊|一年派四次息ETF|黃金ETF|美債ETF|月供美股ETF
海外市場恒生科技指數ETF產品
香港交易所日前舉行2025未來科技峰會,恒生指數公司行政總裁巫婉雯出席圓桌討論環節時表示,恒生科技指數自2020年7月推出至今已滿五周年。五年來,追蹤該指數的ETF數量增至29隻,總資產管理規模達343億美元,反映市場及投資者對恒生科技指數的認可和持續關注。
巫婉雯指出,29隻恒生科技指數ETF分佈於全球13個交易所上市交易,顯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科技股有旺盛需求。其中,內地目前有10隻追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,規模達172億美元,反映內地投資者在資產配置時對港股科技板塊有明顯偏好。
- 上市地點:日本|Global X China Tech ETF (380A)
- 上市地點:英國, 法國, 瑞士, 德國, 意大利|HSBC Hang Seng TECH UCITS ETF (HSTE)
- 上市地點:南韓|KB RISE China Hang Seng TECH ETF (371150)
- 上市地點:南韓|KIM ACE China Hang Seng TECH ETF (371870)
- 上市地點:美國|KraneShares Hang Seng TECH Index ETF (KTEC)
- 上市地點:新加坡|Lion-OCBC Securities Hang Seng TECH ETF (HST)
- 上市地點:印度|Mirae Asset Hang Seng TECH ETF (MAHSTEC)
- 上市地點:南韓|MIRAE ASSET TIGER China Hang Seng TECH ETF (371160)
- 上市地點:南韓|SAMSUNG KODEX China Hang Seng TECH ETF (372330)
- 上市地點:上海|匯添富恒生科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513260)
- 上市地點:深圳|博時恒生科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159742)
- 上市地點:深圳|嘉實恒生科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159741)
- 上市地點:深圳|大成恒生科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159740)
- 上市地點:上海|廣發恒生科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513380)
- 上市地點:上海|摩根恒生科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513890)
- 上市地點:上海|易方達恒生科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513010)
- 上市地點:上海|華夏恒生科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513180)
- 上市地點:上海|華安恒生科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513580)
- 上市地點:上海|華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數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(QDII) (513130)
最新投資中國新經濟科技股的選擇
透過智能投資平台Syfe的主題投資組合,現在可以將個⼈價值觀和信念與投資變得同步。當中中國增長主題投資組合運用了來自專家資產管理機構包括KraneShares、iShares、Global X等的ETF,分散投資於中國增長⾏業(消費、互聯網、醫療和清潔科技),為投資者在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上成功提供所需的信心和支持,且服務費用可低⾄0.35%,讓投資者在增長財富的同時獲取更大收益,絕無任何隱藏收費。
了解更多:https://www.syfe.com/hk/select-themes/china-growth
本文僅供參考,不應視為財務建議。本文無意推銷任何特定投資,也無意提供或建議買賣任何特定證券。所有形式的投資都有風險,包括損失全部投資金額的風險。過去的回報並不保證未來的表現。投資者應考慮自身情況。此處包含的資訊並不構成從事任何投資活動的要約、任何招攬、邀請或建議。本文章內容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