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季一次的「四巫日」(英文:Quadruple Witching Day)是全球美股投資者都密切注視報價機的一日:數種主要衍生工具同時到期結算,導致證券市場交易量爆炸性增長,波動性與風險隨之而來,而「四巫日」交易時間的最後1小時更被稱為「四巫時刻」。
四巫日的由來

四巫日聽起來似是超自然力量的詞彙,但實際上是指4種不同類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約在同一天到期產生的股市異動,分別是股票期權(Stock Options)、股指期權(Stock Index Options)、股指期貨(Stock Index Futures)及個股期貨(Single Stock Futures),日子則是每年3月、6月、9月和12月的第三個星期五。
四巫日股市異動源於投資者在衍生工具到期時/前必須採取行動管理倉位(Exposure),包括:
- 平倉(Closing Out): 買入或賣出與現有倉位相反的合約以鎖定盈虧,並在到期前退出市場
- 轉倉(Rolling Over):專業交易者會賣出即將到期的合約,同時買入相同標的但到期日更遠的合約。例如,賣出6月到期標普500期貨,同時買入9月到期標普500期貨
- 履約/交割(Exercise/Fulfillment): 按衍生工具條款交割履約
以上種種舉動均構成大量交易訂單,再加上套利活動,令四巫日的證券交易量爆炸性增長,尤其在四巫日最後1小時,大量個股選擇權觸發履約,導致非基本面驅動的買賣盤湧現,交易量大增的情況特別明顯,故又被稱為「四巫時刻」或「巫術小時」(英文:Quadruple Witching Hour/The Witching Hour)。
例如在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、即是2019年第一個四巫日,路透社報導指美國交易所錄得108億股交易量,相較之前20日平均75億股大幅增加。
有平台回測報告指四巫日前一周的市場表現通常較為強勁,股市呈現上升趨勢,而四巫日當天的市場回報率往往低於平均水平,後續一周亦較多出現負回報。

值得留意的是,四巫日中的「巫」有指是源自莎士比亞作品《Macbeth》中的三個女巫角色,因為在指定日子,股票市場就似中了「魔咒」般出現異常波動,有種神秘和不確定性意味。
2025年四巫日時間表

2026年四巫日時間表


6月份四巫日疊加指數再平衡影響
羅素2000等羅素指數每年六月進行成分股再平衡(reconstitution/rebalance),一般在六月第三個個星期五公佈,屬全球規模最大的指數再平衡之一活動,當日大量資金需調整持倉以配合新成分股名單,造就巨量交易與個股價格劇烈變化。
由於六月的「四巫日」和羅素指數再平衡通常相隔一周,使得整體市場在這段期間連續出現異常高的成交量,金融機構在這段時間集中調整投資組合倉位,導致資金流動變化與短線劇烈價格起伏,特別是新納入或被剔除的羅素成分股。
更多股票投資入門概念:碎股|合股|供股|拆股|牛市|熊市|黑期|夜期|預託証券|發鈔銀行|新手股民常見問題
三巫日與四巫日有什麼分別?

2002年11月以前,美股只有三大類衍生性商品(指數期貨、指數選擇權、個股選擇權)同時到期,故初時稱為「三巫日」(Triple Witching Day)。至2002年11月8日後,美國開始交易個股期貨,演變成四類衍生產品同日到期,故市場開始改稱「四巫日」(Quadruple Witching Day)。
不過個股期貨在美國市場的交易量一直較低,在2020年最後一家股票期貨交易所OneChicago關閉之後,美國實際上很難進行個股期貨交易,令部分媒體和投資者重新使用「三巫日」的字眼。
在香港,金融媒體與投資人多直接借用美國最新稱法,因此「四巫日」更為普遍地被使用,而台灣則不乏媒體一直沿用舊稱「三巫日」,而實際上兩者本質相同。
本文僅供參考,不應視為財務建議。本文無意推銷任何特定投資,也無意提供或建議買賣任何特定證券。所有形式的投資都有風險,包括損失全部投資金額的風險。過去的回報並不保證未來的表現。投資者應考慮自身情況。此處包含的資訊並不構成從事任何投資活動的要約、任何招攬、邀請或建議。本文章內容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