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投資入門|影響上市公司股價變動的因素,不僅限於基本面,還包括股票分拆、股份合併及供股等資本市場行為。無論港股或美股,這類資本操作往往會引發股價的顯著波動。本文將深入解析拆股、合股及供股的含義,助投資者深入理解相關概念,進而建立全面的股票投資知識體系。
拆股是什麼意思?

拆股(又稱拆細股票、股票分拆或股票分割,英文:Stock Split),是指上市公司將現有股票拆細為多股的技術性處理。股票分拆的過程會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總數,並按比例降低每股的價格,但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和股東持有的總價值保持不變。
財經新聞常提到的「1拆2」(2-for-1 Split)即將現有的1股股票分割成2股,股東持有的股票數目變為原來的2倍,而每股價格變為原來的二分之一;同樣地,「1拆3」(3-for-1 Split)即將現有的1股股票分割成3股,股東持有的股數變為原來的3倍,而每股價格變為原來的三分之一。
公司會根據自身股票的價格水平和希望達到的目標股價區間,來決定採用哪種分割比例。如果原始股價過高,上市公司通常會選擇「1拆5」甚至「1拆10」等更高的分拆比例,以達到顯著降低入場門檻的目的。
拆股對股價有什麼影響
股票分拆通常被視為一種正面的市場催化劑。首先,分拆能降低散戶或小額投資者的投資門檻,有助於擴大公司的股東基礎;其次,較低的股價可以提升股票的流動性與交易活躍度,收窄買賣價差(Bid-Ask Spread),有利於短期交易者與長期投資者。此外,分拆更被市場視為一種管理層對未來信心的信號,往往會在短期內刺激股價進一步上漲。
經濟與金融系學者就曾經發表論文指,,早年香港上市公司發出分拆公告的前後,股價平均錄得高達18.2%的異常回報,顯示出顯著的正向反應;在美股市場,上市公司分拆後12個月回報約25%至30%,顯著優於同期標普500指數約10%至12%的平均年化回報率。
拆股的例子:NVDA與TSLA
NVIDIA (NVDA) 歷年拆股情況
輝達NVIDIA(NVDA)自上市以來先後進行過6次拆股,包括在2007年9月11日將2股拆為3股的非標準比例分拆。最近兩次 NVDA 股票分拆後市場反應均非常正面:先是2021年疫情期間,NVDA 受惠於遊戲和資料中心業務的強勁需求,5月份宣布分拆計畫後的幾天內股價飆升27%;2024年中再次宣佈「1拆10」後,股價在一周內站穩 1,000美元,並不斷創出歷史新高。
分割生效日 | 分割比例 (1股舊股換N股新股) |
2024年6月10日 | 1股換10股 |
2021年7月20日 | 1股換4股 |
2007年9月11日 | 1股換1.5股 |
2006年4月7日 | 1股換2股 |
2001年9月12日 | 1股換2股 |
2000年6月27日 | 1股換2股 |
Tesla (TSLA)歷年拆股情況
自2010年首次公開募股(IPO)以來,Tesla(TSLA)分別在2020年及2022年進行了2次股票分拆,分別是「1拆5」及「1拆4」,兩次分拆後一年,TSLA股價分別錄得約50%及102%的升幅。
更多投資入門資訊:如何應對股災
合股是什麼意思?

股份合併(英文:Reverse Stock Split)與股票分拆過程相反。上市公司會將多股股票合併為一股,從而減少股票總數並按比例提高每股價格,總市值同樣保持不變。
例如新聞報導中提到的「10合1」即一家公司將10股股票合併為1股。如果投資者原本持有1,000股,每股價值1港元(總值1,000港元),股份合併後將持有100股該上市公司股份,但每股價值會提升至10港元(總值仍然是1,000港元)。
合股對股價有什麼影響(附例子)
一般而言,合股在股票市場被解讀為公司基本面惡化或陷入困境的負面信號,因為這通常意味著公司無法透過提升業績來支撐股價。
例如在某些證券交易所設有最低股價規定,若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低於規定水平將面臨退市風險。例如電動車新創公司法拉第未來 (Faraday Future, FFIE) 在2023年就為了維持在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上市地位而進行股份合併。雖然 FFIE 在首次股份合併後股價一度回升,但很快又再度暴跌。
在港股市場,一些股價不足0.1港元的仙股(細價股)在股份合併後,時常緊接著進行「供股」或「配股」(即增發新股集資),從而大規模攤薄現有股東的權益,導致散戶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,因此在港股市場合股往往被視為「向下炒」的負面財技手段。
股份合併當然亦有例外情況。許多大型國際投資機構或基金,其內部規定可能不允許投資股價低於特定水平(例如1美元或5美元)的股票,而上市公司若進行股份合併能將股價提升到這個門檻之上,從而擴大潛在投資者基礎。
如新世界發展(017)在2020年曾進行「4合1」的股份合併操作,管理層公開表示旨在吸引更廣泛的大型國際投資機構和專業投資者。由於股份合併後新世界每手買賣單位維持1,000股不變,令每手入場費從約9,000港元大幅提升至約36,000港元。雖然此舉令部分散戶卻步,但同時讓持貨的投資者在賣出時更加審慎,理論上有助於減少股價的短期波動。
更多投資入門資訊:如何透過成本平均法積累長期財富
供股是什麼意思?

供股(英文:Rights Issue)是上市公司向現有股東按比例發行新股以籌集資金的方式。上市公司會根據股東的持股比例,讓他們以通常低於市價的「供股價」認購新股。股東會獲得「供股權」,可選擇是否行使;若股東不參與供股,其在公司的股權比例將被稀釋。
供股對股價有什麼影響(附例子)
供股的動機具有兩面性。正面而言,公司可能需要資金以擴充業務、進行併購或償還債務;然而,當公司經營不善、現金流不足時,上市公司供股可能僅是為了維持營運或彌補虧損,而非為戰略發展,甚至與「向下炒」財技手段有所關聯,故投資者需要判斷供股是「機會」抑或是「陷阱」。
例如匯控(005)在 2009 年金融危機期間,為充實資本而進行大型供股,目標集資約177億美元。由於匯控是許多香港市民心目中的「股王」及許多退休人士的收息首選,當年以28元大幅折讓的價格集資的舉動震撼整個香港股壇,最終供股獲得96.6%的股東參與認購。當年參與供股的股東如果持股收息至今,可錄得豐厚回報。
近年較大規模的供股則要數領展(823)在2023年初宣佈「5供1」,每個供股基金單位的認購價44.2元,較宣佈供股前收市價62.8元折讓近三成,藉此集資約188億港元,用於壯大資本基礎、償還貸款及為未來的策略性增長部署。
市場將領展供股視為負面信號,主要因為供股會增加已發行的總股數,導致每股盈利和資產價值被稀釋,即攤薄效應(Dilution Effect)。
股票投資入門:預託證券是什麼|月供美股ETF攻略|因子投資策略是什麼|新手投資股票4大常見問題